歐陽金雨
  如果找一個詞形容當下的青年,“朝氣”一定不可或缺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,不因為有人“拼爹”,便鬥志消沉,生活在抱怨里;不因為壓力山大,就被悲觀的風氣纏繞,生活在抑鬱里。而夢想,就是一種令青年們充滿朝氣的神奇力量。
  11月6日,千年學府湖南大學的學子們上了“特殊一課”——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來到這裡,勉勵大學生們要“珍惜青春、燃燒青春、奉獻青春,敢於有夢、勇於追夢、勤於圓夢,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,創造燦爛美好的未來”。
  省委書記的“授課”,充滿人生智慧,會場里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,在場所有人深受教育和鼓舞,也引起了學子們關於“夢想”的思索。
  記得今年4月,新華社報道了湖南的一位青年女性,令人深受感動。她叫李翠英。她的職業很特殊,是一名專職的器官捐獻協調員;她的工作業績也很不一般,她獨自和參與完成了湖南省一半以上的器官捐獻成功案例。在一些人眼中,“李翠英”是“魔鬼”——當親人即將離世,陌生的她走上前來,說服親屬捐獻親人器官。在另一些人眼中,她又是“天使”——捐獻的器官不僅救活了等待移植的患者,更讓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。李翠英說,她常被怒吼、推搡、咒罵,但看到生命有了新的萌生與延續,她覺得值得。難以想象,如果沒有濟世的夢想和悲憫的情懷,李翠英如何能堅持得了四年?
  另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,來自湖南人最近耳熟能詳的“廖廠長”。25年前,年僅27歲的婁底籍廖廠長慷慨解囊,為四位青年學生的考察夢想點亮心燈;25年後,昔日學生對他的回憶,引起《三湘都市報》的註意,並經新聞發酵在全國激蕩起一波“喚醒心中夢想”的浪潮。為擦亮新聞的光榮與夢想,第十五個記者節的前夕,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借廖廠長、吳曉波的“理想對話”,又召開了一次青年記者編輯座談會。幾十位年輕新聞人齊聚一起,聆聽廖廠長報道的採寫經過,思索新聞理想的自我救贖。練好“妙筆”,鍛造“鐵肩”,為“廖廠長”所啟發,年輕新聞人的“夢想”有了導航的北斗星。
  有夢想,多好!一位09級物理系學生曾感慨地說,“有夢想的人從各方面看和其他人並無顯著的差異,但我覺得他們胸前都掛著一枚看不見的勇氣勛章。”
  青春之所以美好,就在於有夢想有激情,而沉溺、安逸,只會讓青春黯淡無光。
  今天的大學生們,無論未來從事的是何種職業,只要青春時曾為夢想拼盡全力,年華老去之時,就不會悔恨與鄙視自己。正如守盛書記所反覆強調的:“只要同學們都有夢,都在追夢,都有吃得苦、耐得煩、霸得蠻的精神,相信都能夢想成真。”  (原標題:夢想是青年的勇氣勛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w88uwoi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